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OpenAI又遭重创?合作伙伴Figure“单飞” 将展示人形机器人“重大突破”

  • 资讯
  • 2025-02-05 11:30:03
  • 6

  转自:财联社

  《科创板日报》2月5日讯 刚刚推出新推理模型o3-mini与新智能体Deep Research,又先后与软银和韩国Kakao达成新合作,OpenAI也还是没能留住Figure这个合作伙伴。

  当地时间2月4日,这家机器人公司的创始人Brett Adcock宣布,Figure决定终止与OpenAI合作。Figure在全自主研发的、完全端到端机器人AI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,未来30天内,公司将向外界展示“人形机器人上从未见过的东西”。

  一石激起千层浪,评论有人或表示担心,或看好Figure“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”,还有的问起Figure会否搭载DeepSeek大模型。不过创始人Adcock都没有做出回应,只是在评论区发布了一则招聘启事:“如果您有兴趣将具身智能大规模推向世界,请考虑加入我们的AI团队。”

OpenAI又遭重创?合作伙伴Figure“单飞” 将展示人形机器人“重大突破”

  实际上,Figure与OpenAI的合作仅维持了不到一年。

  2024年2月29日,Figure宣布完成6.75亿美元B轮融资,彼时投资方包括微软、英特尔、OpenAI Startup Fund、Amazon Industrial Innovation Fund 、英伟达等。同时公司宣布与OpenAI达成,合作内容便包括OpenAI将为Figure人形机器人构建专门的AI模型。

  同年8月面世的Figure第二代人形机器人Figure 02,就是使用OpenAI模型进行自然语言交流,且这款机器人与上一代相比,具备更加强大的视觉、感知、交互能力以及堪比人类的手掌,可以利用AI视觉系统更好地感知物理世界并完成抓取物体、翻转手腕等一系列的动作。

  今年初还有消息称,OpenAI对人形机器人的兴趣进一步提高,甚至在考虑开发一种类人机器人。

  至于为何叫停合作,Figure创始人Adcock在接受Techcrunch采访时,给出了更详细的解释。

  他表示,和OpenAI合作的问题在于“集成”(Integration)。OpenAI规模庞大、业务范围广泛,又拥有与之相匹配的大模型,但为机器人等具体对象装配AI并非OpenAI的主要关注点。正确的解决方案应该是建立一个端到端AI模型,重点是为特定硬件专用。

  “我们发现,要想在现实世界中大规模解决具身智能问题,就必须垂直整合机器人AI,我们不能外包AI(大模型),理由和我们没法外包硬件一样。”

  值得一提的是,同样瞄准了端到端大模型的特斯拉,或许也即将发布人形机器人更新。当地时间1月7日,马斯克在游戏直播时透露,“未来几周内,我们就可能会更新Optimus(人形机器人擎天柱),它的进展非常顺利,团队做得很棒。”

  (科创板日报 郑远方)

有话要说...